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新闻 > 基金证券 >

白血病患儿廉价救命药巯嘌呤已恢复供应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7-11-22 11:07

    近日备受关注的“白血病患儿遭遇廉价国产药短缺”一事有了最新进展。国家卫计委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副司长张锋11月2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必备药“巯嘌呤片”已于20日恢复供应,由浙江浙北药业生产的第一批295万片巯嘌呤已全部完成生产检验并做好发货准备,约可满足临床一年用量。各地将抓紧协调组织做好采购配送工作,直接挂网采购,确保供应。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巯嘌呤片”在全国多地形成“药荒”,一些地方甚至连续5个月出现断货。由于药物奇缺,国产“巯嘌呤片”以前仅40元一瓶,如今被炒到148元还很难买到。

    张锋说,实际上,卫生计生部门近两年建立的短缺药品监测网络此前已监测到巯嘌呤的短缺风险。今年8月份,国家重点监测的139个短缺药中就有巯嘌呤。国家卫计委同食药监总局等部门对巯嘌呤的短缺情况立即开展信息核查发现,国内有巯嘌呤原料药批准文号生产企业3家,但仅1家实际在产;制剂生产企业6家,但仅2家企业近两年实际在产。2016年下半年,在产的1家企业因原料药价格上涨过快采购困难停产;2017年上半年,在产的另1家企业因GMP认证停产,导致巯嘌呤出现较大程度供应短缺。

  据悉,巯嘌呤每年全国临床用量约300万片(总价约300万元),临床用量小,利润不高,生产供应不充分。经国家卫计委、食药监总局与有关企业会商协调,加快了GMP认证审批程序,促使巯嘌呤尽快恢复生产供应。国家卫计委也已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抓紧协调组织做好巯嘌呤的采购配送工作,减少中间环节,直接挂网采购。

  事实上,国产廉价救命药并非首次出现短缺。近年来,其他廉价救命药,如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开展心脏外科手术等必须备用的药品)和青霉胺(缓解罕见疾病“肝豆状核变性”症状)就曾被曝出在多地短缺甚至断供。今年6月,国家卫计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分级联动应对机制,实行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分类精准施策。“此次巯嘌呤片出现短缺后能够迅速恢复市场供应,源于短缺药品监测网络的逐步建立完善。”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没有预警监测,按照药品生产流通的一般规律,恢复供应还需要半年左右。

  目前国家卫计委会同食药监总局、工信部、国资委等部门,已经监测到130多个短缺药品,通过市场撮合和加强供需对接、协商调剂等措施解决了其中大部分药品短缺问题。不过,张锋表示:“还有一些药品短缺亟待解决,有27个药品属于‘老大难’问题。比如用于麻风病治疗的药品氨苯砜,原料和制剂国内企业已停产多年,目前临床主要使用慈善捐赠的国外药品,恢复生产难度大、用时长。”

  下一步,国家卫计委将制定发布国家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办法,并按办法规定的程序制定发布短缺药品清单,指导地方建立省级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制度。根据短缺原因、短缺程度、影响范围等,及时启动国家或省级应对机制,健全完善短缺药品信息发布制度。继续完善短缺药品的监测预警体系,扩大监测范围,在目前500多个医疗机构监测哨点基础上,向生产和流通等重点环节延伸,推动实现短缺药品信息监测全覆盖。加快健全价格监测预警体系,加强药品供应价格变化情况监测,对于价格的确偏低的,引导形成合理供应价格,同时加大对哄抬价格和垄断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责任编辑:陈博伟


上一篇:预付费模式别成圈钱套路 下一篇:保监会副主席黄洪:拒绝监管上的“父爱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