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新主张 >

科技支撑习酒速度 创新驱动发展活力 ——习酒集团坚持传统与科技

来源:中国质量报  发布时间:2022-11-18 18:30

 
  11月9日至12日,第十一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在贵阳盛大开幕。在这次酒博会上,华樽杯第14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200研究报告的发布,引起公众和业界广泛关注。习酒作为贵州酱香型白酒头部企业,表现尤为亮眼,以品牌价值1690.53亿元位列中国白酒第八名、中国酱酒第二名。相比较第十三届华樽杯时的1108.26亿元,习酒公司品牌价值增长了582.27亿元。

  11月15日,习酒科技创新大会在其总部运营中心举行。习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讲话时表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科技赋能强品牌未来。习酒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产品创新、管理体系和绩效体系创新。

  科技创新为酿造好酒提供保证

  今年早些时候在公司召开的创新专题会上,张德芹和集团领导班子专门听取了习酒公司科技创新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11月15日,在公司举行的科技创新大会上,张德芹再次强调科技创新对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性。他详细阐释了习酒科技创新工作的方向,并提出具体实现路径和要求。他强调,企业就像一棵大树,科技创新就是大树的“芽”,只有源源不断地创新、源源不断地开枝散叶,这个企业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才会逐步发展壮大。

  提到技术创新,张德芹表示,将致力于微小生物种类及功能的研究,关注和开展饮酒行为、饮用方式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研究,以及数字化、智能化、机械自动化创新升级。

  纵观习酒70年科技大事记,我们能看到习酒发展过程中每个年代科技创新的清晰脉络,和在曲折中不断壮大的真实历程。

  1952年,收购殷姓白酒作坊,创办“贵州省仁怀县郎酒厂”;1956年,采用茅台工艺生产酱香型白酒,俗称“贵州回沙郎酒”。

  1966年,成功研制“习水曲(粬)酒”。1976年,恢复酱香型白酒生产。

  1983年,产品酱香型白酒经省级鉴定,命名为“習酒”;1988年,习酒荣获“国家质量奖”。

  1990年,组建科研所;1992年,习酒和习水大曲在美国洛杉矶国际贸易交流会上获三项金奖;1998年,正式加入茅台集团。

  2003年,成为贵州省首家白酒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07年,获准使用“中国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

  2010年,习酒·窖藏1988研发上市;2013年,承担“中国白酒3C计划”项目;2014年,习酒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5年,实验室通过CNAS认可;2016年,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三等奖;2019年,君品习酒新产品上市;2019年,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20年,君品习酒荣获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大金奖;2021年,习酒被授予“AAAAA级生态酿酒企业”;2022年,科技中心大楼投入使用。

  由上观之,习酒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我创新和革新能力较强的基本特征。正如张德芹所说,离开科技创新,企业就会失去发展的活力;企业高速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从1976年恢复酱香型白酒生产,到2003年酱香酒工艺重新起步;

  从1981年贵州省科委批准酱香型酒试制,到1984年《习酒·新产品—酱香型酒的试制》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从1988年年产酱香型酒3000吨,成为当时全国产量领先的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习酒荣获“国家质量奖”银质奖,到2010年,习酒·窖藏1988研发上市;

  从1982年建立白酒中甲醇、固形物、氮化物等理化指标检测方法,到2016年《GB/ T26760-2011酱香型白酒》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从1998年加入茅台集团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到2022年组建习酒集团成为省管大二型国有企业;

  ……

  习酒人科技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据了解,从2003年被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以来,习酒公司通过多年潜心研究,在技术攻关上硕果累累。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表彰20余项。这一系列科研成果在生产经营中有效转化为生产力,以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为习酒酿造好酒提供保障。

  传承传统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史料记载,公元前135年赤水河边的先民酿出了第一坛酱香酒。从那时算起,我国的酱酒酿酒技艺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如今,坚持传统工具手工酿造,坚持“端午制曲、重阳下沙”的酿酒古训,成就酱香酒本来的味道和酱酒业界墨守的共识。

  习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汪地强说,习酒的生产工艺是历代习酒人长期奋斗的成果和高度智慧的结晶。历经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独特的传统酿造工艺是科学的,是习酒生存、发展的根基。

  近年来,习酒公司坚持传承传统工艺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习酒公司结合生产实际,深入研究习酒生产工艺和产品品质,分析习酒自身特点,摸清弄透酒体特性,找到酱香酒产量和质量的交集空间,确保质量的均衡性,走出了一条习酒特色的优质高产生产道路。

  如今,经过持续不断的酱香制酒工艺改进优化,习酒公司酱香制酒工艺特点更为突出、质控体系更为完善,生产均衡性增强,现场操作更加规范、精细,轮次酒风格典型性突出,轮次产酒更趋于合理,制酒质量、产量稳步提升。

  在成功实现百亿目标之后,2020年12月,贵州省领导要求习酒再接再厉,继续努力,高质量发展、大踏步前进,朝着10万千升产能,200亿级企业迈进。

  站在新起点上,习酒从生产建设、品牌打造、科技创新、生态保护、合作共赢等方面规划了“十四五”工作。就科技创新,习酒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力推进“智慧习酒”建设。不断探索技术创新,坚持开展酿造工艺体系研究以及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始终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的产品。

  关键核心技术提高科技支撑力

  1987年,引进色谱分析技术,能够同时检测白酒中己酸乙酯、乙酸乙酯等10余种骨架成分。1995年,与中科院成都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发酯化液生产技术,提高高酯酒的比例和出酒率,降低生产成本。

  2000年,浓香车间结合生产实际,研发出“动脉血管养窖法”、“黄水工艺改进、移位发酵”等技术。2007年,技术中心研究开发白酒中铅、铁、锰、磷等元素的原子吸收火焰法。

  2013年,参与“中国白酒3C计划”,引进安捷伦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开展白酒中铅、锰、铁、铜、钡等20种元素检测,提升了重金属元素监控水平和效率。

  2019年,《传统固态法白酒酿造系统生物学及关键功能微生物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酱香型沉香酒新产品研发》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21年,《酱香白酒机械化酿造关键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示范应用》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这些习酒公司在几十年时间跨度里研发的酿酒秘笈,只是这么多年来习酒在遵循传统酿酒工艺基础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所取得的系列关键核心技术之“一斑”。

  一直以来,习酒公司着力解决白酒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核心重大技术问题,整体提高科技对生产的支撑能力。通过深入开展白酒增质提产技术研究,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

  在基础研究方面,白酒风味与品质、酒类食品安全、酿造微生物等领域取得纵深突破,公司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有效提升。在生产创新方面,酿造工艺不断优化,制曲、制酒机械化、自动化创新成果不断突破,在基酒资源优化、降低员工劳动强度、优化工艺操作、降低资源消耗、提升包装产能、生产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取得积极效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利用风冷技术、水资源回用技术、不锈钢封窖技术以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有效保护了酿酒生态环境,实现资源节约。在两化融合方面,智慧生产、市场营销、仓储物流、产品溯源、综合安防,以及智慧园区建设等领域不断发力,推动公司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在新产品研发方面,成功研制了君品习酒等高端产品,推动相关领域技术水平提升和成果有效转化,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经过70年的风雨历程,习酒创新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创新实施体系基本成型、创新基础保障不断加强、创新资源投入持续加大、创新领域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成果产出不断增加。构建形成了“1﹢1﹢8”的习酒特色创新管理模式,构建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项目管理的计划性、规范性、科学性进一步增强,基本确保各项创新资源投入可知、过程可控、成果可见。构建形成了“2﹢3﹢N”的开放式创新实施体系,通过多年的打造,逐步形成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微生物研究技术储备,建成产品风味数据库和酱香白酒生产工艺技术专利数据库,实现研究数据“从散到聚到用”的转化,有效促进和推动研究成果转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年,中央红军在习酒镇黄金坪的二郎滩渡口冲破敌军的重重包围,迎着曙光走过关山万重,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如今,习酒人同样在赤水河畔经过70年艰苦创业,突破发展之路上的各种艰辛和苦难,最终迎来了近10年的跨越式发展。

  这一切,是一代代习酒人秉承科学精神、坚定意志传承红色基因和坚守传统工艺的结果。这一切,彰显着习酒公司作为酱香型白酒头部企业应有的科学态度、创业精神和责任担当。我们相信,在关于科技创新重大部署的指引下,在助推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新一代习酒人的科技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价值必将得到进一步印证和弘扬!

  (本版图文由习酒公司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盏冰


上一篇:深圳市区两级“购车补贴”成为新能源车市场促消费有力措施 下一篇:海南:降解材料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启用